财经

心内科医生霍勇:遭遇急性心梗拨打120之余,该如何自救

字号+来源:互联网2023-11-24 我要评论()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

核心提示:

2023年11月24-26日,2023年心血管健康大会在北京举办。本届大会将围绕心血管专科医生临床需求、科研需求等全方位需求,设置多个论坛,既有传统的核心议题,也有许多前沿和新兴的研究方向。大会主席、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霍勇教授表示:大会要同心同向,共筑健康心。

据媒体报道,此前,一份《关于举报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霍勇的材料(2023年)》在网上流传,举报人为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胡大一。

霍勇今年入围了2023年两院院士增选名单,但最终未能成功当选。

11月22日傍晚,在2023年院士增选名单确定后,霍勇委托律师发布声明称:“经霍勇教授合法授权,本所律师已经开始收集证据,并将依法彻底追诉相关者的法律责任。网传材料内容与2021年同名举报人的所谓举报同出一辙,此前经医院纪委和上级部门多次调查已有结论,举报不实!”

近日,澎湃科技专访身处舆论漩涡的霍勇,不仅聊了心梗预防和救治方面的刚需话题,他也直接回应了针对他个人的诸多议论。

霍勇表示:“律师曾建议我快速反应,经过深思熟虑,我认为,不能干扰院士选举委员会的工作。我们都要维护院士选举制度的权威性。制度与我个人,孰轻孰重,不言而喻。再说,组织上已经对举报有定论,我也相信法律会扬善惩恶。”

对于“举报影响了霍勇院士评选”的观点,霍勇称:“无论是否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,我都会以医生的本职工作为出发点,继续推进我国心血管疾病的诊疗体系发展、为实现每个中国人的心血管健康这一美好愿景而努力。”

【对话】

澎湃科技:11月20日的心梗日刚刚过去,心梗救治日的广泛传播,让更多百姓牢记了心梗拨打120,黄金救治时间120分钟这样的重要信息,那么,对于大众而言在遭遇急性心梗时,除了第一时间拨打120外,应如何做好自救?

霍勇(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):今年是第十个心梗救治日,这十年间,通过倡导“两个120”的理念、发布全国胸痛中心救治地图等多措并举,使得民众牢记心梗急救要第一时间拨打120。

那么除了第一时间拨打120以外,对于患者或患者身边的人员,应该如何自救或帮助别人呢?

(1)在等待120急救的时候,患者要立即停止活动,原地坐下或者是躺下休息都可以,尽可能平静,心态要放松,一定要切忌过度激动或活动,网上曾经谣传的“拍打胳膊、捶打胸口、大口呼吸、用力咳嗽、喝冷水等”都缓解不了心梗症状。对于心梗患者而言,一个小小的动作都可能加剧心脏负担。

(2)对于既往心脏病患者,如果突发胸痛症状,可舌下含服速效救心丸,如果血压正常,也可含化硝酸甘油。

(3)如果患者位于家中或室内,需要迅速打开门窗,保持室内空气的流畅、氧气充足。家里备有吸氧机的可以立即吸氧。

(4)若患者身边有家属,需要随时注意患者心跳和呼吸情况,急性心梗时,心脏处于不稳定状态,可注意观察患者胸部起伏,如果出现心脏停跳,需要立刻施展心肺复苏急救,给120急救人员到场争取时间。

澎湃科技:高血压、高血脂、高血糖是导致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,对于这些危险因素的管理和预防,有哪些建议?

霍勇:高血压、高血脂、高血糖是心脏病的重要致病因素。在我国,有2.45亿高血压患者、4亿血脂异常患者、超过1.3亿糖尿病患者,“三高人群”非常庞大,三者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,三高共存、三高叠加的现象十分常见,导致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成倍增加。

对于危险因素的管理和预防,要从医生和患者两方面入手。

对于医生而言,近日《“三高”共管规范化诊疗中国专家共识(2023版)》发布给出了解答,主要是强调三点:

(1)高血压、高血脂、高血糖都是可防可控的危险因素,对“三高”应同等重视和综合管理。

(2)通过早期筛查和评估“三高”患病情况,并结合其他危险因素、靶器官损坏情况,综合评估心血管疾病风险,个体化选择管理目标及方式。

(3)构建“三高”管理的上下级联动体系,实施符合我国国情的、规范化的“三高”全程管理和分层管理。

对于患者而言以下几点需要做到:

(1)戒烟限酒,烟草和酒精不仅是增加三高风险的因素,也是导致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。

(2)定期监测血压、血糖、血脂,患者也需要做到“三高共管”,在医生的指导下,及时调整生活方式和用药,将其控制在正常范围内。

(3)健康饮食与规律运动,避免高油高脂饮食方式,保证每周能有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,在有效地控制三高的同时,控制体重,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。

我们以医患携手,双向奔赴的方式来促进三高共管,医生制定系统的评估和管理方案,患者改变生活方式并坚持执行,双方保持密切沟通和互相支持,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管理才能有效进行。

澎湃科技:你提到“三高共管”管理方式,“三高共管”的实现也需要加强更多新理念、新药物、新技术的应用,最近就有这样的重磅药物,那就是一年两针的PCSK9长效制剂英克司兰钠,你如何看待它在临床上的应用前景?

霍勇:我们都知道,在降低血脂、降低胆固醇的治疗中,药物治疗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。目前虽然降脂类药物种类丰富,但是根据《中国血脂管理指南(2023年)》的数据显示,仍然有70%的血脂异常患者无法做到血脂达标。

主要还是两大原因导致这个结果,第一个原因是血脂异常而不自知,大多数患者不知道自己血脂异常,还有些患者知道自己血脂异常,但是接受治疗的只有7.8%。第二个原因是,患者依从性差,很多患者在使用降脂药后,发现报告中不提示血脂异常了,就自行停药,以及还有“担心不良反应、缺乏长期治疗意识”等多种因素,影响了患者长期服药的依从性。

一年两针的PCSK9长效制剂英克司兰钠的出现,不是为了替代过去的药物,而是为患者提供更多选择。尤其是对于他汀不耐受、或他汀治疗基础上血脂控制仍不达标的患者,新的药物可能带来更好的获益。同时,其长效机制也能降低患者长期用药带来的不便和痛苦,提高了患者的治疗依从性。需要强调的是,不是所有血脂异常患者都适合PCSK9长效制剂,在选择药物时一定要遵从医嘱。

澎湃科技:据了解,除了在高血脂方面增添了新的治疗手段外,难治性高血压在技术上也有了不小的突破,介入技术的引入给高血压治疗带来了哪些新思路,这个被大众称为“神技”RDN技术的成熟度如何,哪些患者更适合应用RDN技术治疗?

霍勇:中国有约2.45亿高血压患者,我国高血压患病率逐年增高,但知晓率、治疗率和控制率均处于较低水平,有调查数据显示,有近50%的高血压患者无法坚持服药超过一年,擅自停药或无法坚持服药。随着经肾动脉去交感神经术(RDN技术)的临床证据不断充分和完善,RDN已逐渐成为除生活方式干预、药物治疗之外高血压治疗的第三种方法,对于药物联合控制无法达标的难治性高血压患者,其血压控制效果显著。

今年我们公布了“SMART试验”结果,结果显示RDN手术后患者可以在少服用抗高血压药物的情况下,仍可使血压控制达标。

从国际应用来看,国际各大指南对RDN的临床应用给予积极推荐,2023年2月,欧洲心脏病学会高血压委员会和欧洲经皮心血管介入协会发布了RDN治疗高血压的共识文件提出:RDN可作为顽固性高血压成年患者的辅助治疗选择。由此可见RDN技术的应用丰富了医生治疗高血压的武器库,也为高血压患者提供了更多选择。

需要强调的是,新药和新技术出现的核心意义是能够给需要的患者更适合的治疗,更好地解决患者的实际问题才是我们不断探索的初心。

澎湃科技:近期公布了2023年增选院士名单,有议论称胡大一的举报影响了你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,对于此,你作何评价?

霍勇:首先感谢社会各界朋友的关心,中国科学院的院士选举制度是权威、严肃和神圣的。中国科学院的院士制度是我国科学体系建设长治久安的重要设计,维护院士制度的权威性是我们每一位科学工作者的责任。无论是否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,我都会以医生的本职工作为出发点,继续推进我国心血管疾病的诊疗体系发展、为实现每个中国人的心血管健康这一美好愿景而努力。

澎湃科技:你的律师声明表示,举报不实已经有过组织定论。为何没有马上发布,而是等了一周,等到增选院士结果出来那天才发出律师声明?这是你的决定还是律师的选择?

霍勇:我的决定。律师曾建议快速反应。经过深思熟虑,我认为,不能干扰院士选举委员会的工作。我们都要维护院士选举制度的权威性。制度与我个人,孰轻孰重,不言而喻。再说,组织上已经对举报有定论。我也相信法律会扬善惩恶。

1.本站遵循行业规范,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;2.本站的原创文章,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,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;3.如果涉及侵权,请联系QQ:211544606,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